在后數字時代,出版商能通過諸多不同的設備與數字平臺來連接受眾,并用更富有新意的方式來包裝自己的產品。故事的呈現方式可以是交互式電子書、游戲,也可以是手機APP等。這些渠道提供了強有力的方式促使內容變現,發(fā)展忠實受眾,從而使企業(yè)在愈加移動化的媒體格局中仍能保持競爭力。 那么,出版商應如何正確地對待開發(fā)流程,來創(chuàng)造可盈利的應用程序和交互式電子書呢?在本文中,我將就此給出一些基本的建議。
不同內容適合不同的表現形式,做好區(qū)分很有必要。有些內容很適合做成「免費增值型」APP,比如食譜和健康指南;而有的制作成交互式電子書可能會更好,比如童書、學習類書籍以及短篇小說。 分析競爭對手的產品會讓你知道,哪些做法是行得通的,而了解現有受眾的意見,也將對你有所啟迪。 其他調研內容還包括熟悉不同平臺和市場(Android、iOS、Kindle等)的狀況,以及摸清楚開發(fā)所需要的成本和時間。 在針對某個特定平臺開發(fā)產品前,你需要了解相關技術的優(yōu)勢和局限性在哪里。不同的模板和編程語言適用于不同的設備,而有些模板和語言在實現跨平臺的擴展上更有優(yōu)勢。
iOS開發(fā)者使用的編程語言是ObjectiveC或Swift,而Android用的是Java。如果你打算發(fā)布一個跨多種設備的APP,那么混合開發(fā)框架(hybrid framework)可能是值得追求的另一種方法?;旌峡蚣苡兄谕瑫r開發(fā)iOS和Android應用,例如對一段代碼的多次重復使用。
然而,不要光盯著技術的細枝末節(jié),重要的是理解所構建東西的好處與局限性。向你的開發(fā)人員詢問產品在未來的適應性如何,要為升級和更新留出多少預算,以及需要哪些售后合同。 一旦計劃到位,就是該建立團隊的時候了。雇傭內部技術團隊是有風險的,所以尋求自由設計師和開發(fā)人員來使長期投入最小化,通常會比較好。在如「Upwork」和「PeoplePerHour」等網站上可以找到這些人,或者征求業(yè)界同行的建議。你還需要一個項目經理。理論上,他們將負責領導這個項目,并擁有數字產品或網站方面的項目管理經驗。 記住,創(chuàng)建一本復雜的交互式電子書要比一個免費增值型的安卓APP耗費更久的時間。最好根據產品來設計實際一點的項目進度表,并為可能的停頓留下預算空間,竭力去打造一個美好的產品。 一旦項目完成,是時候在發(fā)布之前進行全面測試。雖然可以由內部團隊進行自查,但若能取得獨立專家的幫助來進行更詳細的技術測試,也非常值得。提供此類服務的有Testbirds、Applause、TestElf等網站。當然,在用戶正式使用產品后,也需要進行負載測試。 當產品被發(fā)布到APP商店或電子書市場上時,這份工作并沒有結束。推廣是關鍵,而這就需要挖掘已有的和新的受眾。確保你現有的e-mail名單和社交媒體粉絲消息靈通,并為他們下載產品提供激勵措施和簡便的途徑。 特別是對應用程序而言,你需要一些應用商店優(yōu)化(App Store Optimization,ASO)技能。關鍵的技巧有:在APP描述的第一段里包含你主要的關鍵詞,附加翻譯文本,以及列入截圖。 第一時間就取得全面成功是非常罕見的,即使你的產品真的特別棒,也有必要了解形成該局面的原因。
你可以通過APP商店的標準化數據來監(jiān)測使用者的行為,或借助第三方軟件進行分析,例如Flurry、Google Analytics for Mobile Apps、APSALAR——這些軟件全都是免費的。
邀請APP的用戶填寫評論,并激勵用戶就可以改進的內容上傳反饋,這類信息通常能幫助你做出更好的決策,在產品更新時也能作為宣傳點。
數據是了解用戶如何體驗產品的關鍵,所以深入其中,看能否為行動指出一條明路。對關鍵數據的詮釋應該圍繞著「用戶獲取」(acquisition)、「參與度」(engagement)和「效果」(outcomes)來展開。下載數量很重要,但用戶黏性和應用內的購買也是如此。營銷活動可能會刺激用戶的下載行為,但產品達到了他們的期望了嗎?他們花了很長時間來使用它嗎?他們有被激勵去購買高級版本嗎?測量當然不能只著眼于下載階段。 為應用程序、電子書使用預定義的模板和主題也許有助于節(jié)省時間和資金,而且它們通??梢栽诤艽蟪潭壬蠈崿F定制化。你可以在如「CodeCanyon」和「ThemeForest」等網站上找到這些內容。 人們并不總是愿意像買一本書一樣為一個數字產品掏腰包,記得在定價上保持彈性。你的選擇有:免費、免費增值(freemium)、付費,或者付費增值(paidmium)。也別忘了分析競爭對手看看他們是如何收費的。 就APP而言,從谷歌商店(Google Play)推出要比從iTunes 推出更加容易(更少的認證和審核),雖然你仍然需要去滿足一些標準。從安卓開始,但使用混合框架來開發(fā)產品,從而你能夠選擇以后再發(fā)布它的iOS版本。